5月16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五个一”赋能“红色校史+行走课堂”育人实践》为题,报道推介我校财政税务学院用红色校史文化开展实践育人的典型经验依托专业优势、红色校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拓宽育人途径。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将身边的红色校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自2006年起,与学校前身中原大学旧址所在的河南省宝丰县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并连续19年组织师生队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期间,学院逐步构建起“五个一”的实践育人模式,将鲜明的红色校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助力“家国情怀 全球视野 科学素养 个性发展”的新时代高质量财经人才培养。
一、一堂红色研学课程,夯实思想引领育人根基
学院立足学校红色校史资源,精心构建红色研学课程,以“读、访、悟”为路径,打造思政育人“立体式教科书”。实践前组织学生阅读红色经典,撰写心得并开展分享交流,以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实践中师生走访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中原大学旧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回顾峥嵘校史和革命历程,赓续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以使命意识促责任担当;同时学院联合宝丰县财政局党支部开展党史党纪学习教育交流座谈会,熔铸红色信念,提升师生党纪修养。通过开展红色研学课程,将红色校史资源转化为鲜活思政教材,实现从理论认知到精神淬炼的升华,扎实推进思想引领育人工作。
二、一篇国情调研报告,锤炼知行合一育人实效
学院以基层财政实践为“活教材”,引导学生围绕基层治理问题深入当地财政局核心科室开展访谈调研。活动师生围绕“三保”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地方债务风险防范等课题,与一线业务骨干深入交流,直面基层财政工作难点,系统梳理调研成果、开展多轮研讨分析,形成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调研报告,提出系列可行性政策建议,获地方财政部门高度认可。通过调研革命老区财政发展,秉承红色担当,以专业视角剖析基层财政现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实现红色文化从 “认知” 到 “践行” 的育人成效。
三、一场博导培训讲座,强化校地合作育人纽带
学院立足学科优势,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论武装、传承红色财政基因为核心,构建“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双向互促”三维联动体系,在实践地财政局组织开展博导培训讲座,创新推进校地协同育人实践。由博导教授为宝丰县财政局及乡级财政所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讲座,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互动研讨等形式,围绕现代预算制度的精细化管理、税收政策优化的创新路径等核心议题,与基层干部进行深入交流,帮助基层干部精准把握财税改革方向,提升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通过校地双向联动,开展专题培训,不仅为基层财政治理注入了 “改革智慧”,助力地方完善财税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同时也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基层财税工作中的鲜活案例被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新时代财税工作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此外,校地双方还建立了常态化交流机制,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一次财税志愿服务,培育担当精神育人底色
学院坚持“扎根老区育新人”的政治站位,聚焦“红色基因薪火传,财税知识润童心”,以引导青少年关注国家财税、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为主攻方向,构建“知识传授-精神培育-成长引领”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师生党员赴宝丰县肖旗乡三里营村中心小学开展“红色财税进课堂”活动。通过原创《税收三字经》童谣、设计财税知识互动游戏等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在“听红色财税故事”“玩财税知识游戏”等环节中,帮助孩子们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原理,感悟革命先辈精打细算保供给的红色理财精神,引导孩子们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殷切嘱托。
五、一次传统文化体验,涵养文化自信育人内涵
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以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为核心理念,构建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三全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兼具文化自信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文化传承者。通过整合校内外文化资源,组织师生开展沉浸式文化调研活动。以宝丰汝窑博物馆实地考察为例,通过对20余座汝瓷窑炉及作坊遗迹的现场观摩,结合讲解员对汝瓷烧制工艺、历史沿革的深度解读,让师生直观感受汝瓷“青如天,面如玉”的独特艺术魅力,体悟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这种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坚守,与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形成价值共鸣,为文化传承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课堂。同时学院通过搭建高层次文化交流平台,深化价值引领。在与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浩先生的深度交流中,师生们不仅了解到汝瓷从原料配方到烧制工艺的完整流程,更通过大师对传统技艺的创新探索,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中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这种理论讲解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推动了学生从文化认知到价值认同的转化,筑牢红色精神根基,强化文化传承意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以“五个一”实践育人模式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历史溯源—专业赋能—基层服务"的高校育人新路径。通过“红色校史+行走课堂”让红色校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链条,将红色基因转化为青年学子的精神养分与专业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了基层智慧与高校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红色文化资源必将继续发挥铸魂育人的时代价值,激励更多青年在强国建设中绽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