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更多>>

学者观点

更多>>
  • 【学术期刊】《经济学动态》,2025年第7期。【作者简介】甘行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财税理论及财税政策,近十多年来聚焦于财税政策评估和财政体制等领域。在权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多篇论文获奖,并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主要观点】如何协调好“低碳化”与“稳增长”是我国制造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型面临的挑战。本文基于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利用手工搜集的地级市层面制造业能源与经济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智能制造对制造业低碳转型与稳增长协同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本文研究发现:1.智能制造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低碳转型与稳增长协同发展。2.智能制造通过对数据要素
  • 【媒体平台】中国税务报,2025年6月4日(B1版)。【主要观点】未来财政学的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概括为“五个度”:一是财政学将迈上新的“学科高度”。财政不仅是经济管理的问题,更涉及政治与法律:不仅是分配问题,更是国家治理问题;不仅是政府职能的体现,更是执政党意志的反映。二是财政学将拓展更广的“空间宽度”财政不仅是国内事务,也日益成为国际议题。未来,财政学研究不仅要关注国家财政,还要着眼于全球财政,从全球视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点去设计财政制度与政策,这应是财政学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三是财政学将增强其“学科跨度”。财政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不仅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本身也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张克中教授撰写的专著《全球公共财政学》于2025年4月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本书为张克中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研究(23ZDA097)”阶段性研究成果。《全球公共财政学》从全球公共品的角度分析财政税收政策的协调、公共品的供给和融资等问题,尤其是中国在全球公共品供给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其从全球公共财政的政治哲学、全球国际关系理论以及经济学理论等三方面探讨了全球公共财政学的跨学科理论基础,构建和发展了全球公共财政学;总结了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概述了全球公共产品融资的现状与特点、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试图总结全球公共产品融资可
  • 【学术期刊】《财政研究》,2025年第2期。【作者简介】杨灿明,教授,经济学博士,意大利罗马一大荣誉博士。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家(马工程);国家级人才工程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才;国务院第八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财政基础理论和财政政策。主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研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地方财
  • 【学术期刊】《财政研究》,2024年第8期。【作者简介】杨灿明,教授,经济学博士,意大利罗马一大荣誉博士。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教育部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家(马工程);国家级人才工程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引号不成对,请注意核查。四个一批引号不成对,请注意核查。人才工程人才;国务院第八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引号不成对,请注意核查。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引号不成对,请注意核查。;财政部引号不成对,请注意核查。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引号不成对,请注意核查。培养计划
  • 【学术期刊】《财政研究》,2024年第7期。【作者简介】祁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地方财政、政府间财政关系方向)、环境经济学(环境财政方向)、生态文明学(经法管融通)。相关成果发表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World Development》《Ecological Economics》《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曾获湖北省社科成果奖、全国财政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中青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论文奖、武汉市社科成果奖等。李祥云,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教学和研究工作;兼任全国教育经济学会和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财政学会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特聘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重点和

学术讲座

更多>>

学子风采

更多>>

联系我们

  • 党政办公室 ☎︎ 027-88386537                 学院邮箱:czswxy@zuel.edu.cn
  •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 027-88386486
  • 学生工作办公室 ☎︎ 027-88386485(本科生) ☎︎ 027-88386477(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