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思行远|财政税务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木拉提·依不拉音木江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2

9月16日上午,财政税务学院“财”思行远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在南湖会堂顺利举办。财政税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少同,院团委副书记、社会实践队指导教师李琼副教授,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辅导员老师,各社会实践队学生代表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与了本次分享会。

本次分享会邀请了六支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队伍,深度复盘其调研历程与实践硕果,他们以三个视角切入实践主题,带领大家走进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实践探索之旅。

红色铸魂篇

循着红色足迹,两支实践团队以 “溯源初心 — 赋能地方 — 培育新人” 为实践主线,在广袤地域间勾勒 “红色+财税” 的实践图景,让革命精神的感召力与财税专业的驱动力相融共生、双向赋能。

财税星火凉山筑梦”实践队

“财税星火・凉山筑梦”实践队赴四川凉山,以 “凉山笔耕数载,热血传承经年” 为主题,赴西昌市、越西县开展实践。团队遵循先辈足迹,进凉山州财政局座谈交流,参观脱贫攻坚展览馆,于文星中学礼观阅兵、面向彝族青少年开展“财菁微课”,有效促进了校地互动、专业实践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财税新声”党支部实践团

“财税新声” 党支部实践团入选团中央井冈山专项实践,赴江西吉安开展活动,通过参观茨坪税务分局红色财税展厅梳理财政历程、座谈学征管经验,在葛田村开展 “两弹一星” 精神宣讲课堂,结合当地讲民生财税政策等,为基层财税工作提质与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战略赋能篇

两支社会实践队牢牢锚定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向,精准聚焦税收监管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领域,以专业视角深挖需求、靶向发力,为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持续注入兼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财税智慧。

AI大模型赋能税收实践调研队

AI大模型赋能税收实践调研队聚焦武汉东湖高新区,针对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难题开展调研,实地走访多家企业,调取近百份财报与申报资料,梳理出多行业共性风险点,还赴湖北税务局试用并收集优化建议,最终实现“税务监管精准化、企业政策红利精准化”的双重目标。

税擎未来”实践队

“税擎未来”实践队针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关税壁垒问题,以武汉光谷产业园为核心调研,深入烽火通信、长江等企业生产线,与企业多部门负责人深度访谈,拆解关税上涨对成本、定价、市场拓展的影响,并结合长三角产业集群特点,提出“优化关税筹划+联合技术攻关+拓展东南亚市场” 组合策略,助力企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民生暖心篇

两支实践队扎根基层,分别聚焦教育均衡与社保征管两个领域,用专业力量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服务温度。

教联青研”实践队

“教联青研”实践队聚焦鄂湘两地中小学教联体建设,线上收集多地案例,剖析共建、融合、协作三种教联体模式的诞生背景,同时实地走访城乡学校,积极提出“按学生数动态调整投入”“建立资源共享积分制”等建议,推动资金向师资培训、课程共建等核心需求倾斜。

社保征管实践队

社保征管实践队赴东莞、广州、中山、横琴等地调研,与当地税务、人社部门座谈 “以票控费”、数据共享政策落地,走访企业了解参保率与缴费压力,还观摩横琴 “粤澳社保一窗通”。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题,建议简化线上流程、建立三方调解中心,助推社保服务提质增效。

财政税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少同对分享会作总结发言。杨书记指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主动求变,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双升”的重要跨越,让财税智慧真正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破解地方难题的“金钥匙”。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改革,重点推进“揭榜挂帅”机制常态化,深化产教融合等工作。同时,她鼓励同学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争做“有心的观察者”“懂行的实干者”“有责的传承者”,用专业能力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社会实践是锻造大学生思想品格的生动熔炉,是青年走出“象牙塔”、触摸社会脉搏、践行青春使命的重要桥梁。希望同学们借此次分享会启迪思考、积蓄动力,积极迈出实践步伐,在服务基层、解决真问题中砥砺成长,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